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实验函字〔2011〕10号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学校相关文件的指示精神,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工作秩序,有效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编制本应急预案。
制定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本实验中心发生突发性意外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发挥最大的人力、物力效能,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有序的实施救援,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二)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七十号主席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令第344号)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844-8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6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190号)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2号)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2)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GB 14922.1-2010 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GB 14922.2-2010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GB 14925-2010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校实验字〔2012〕3号)
(三)应急组织体系
1、应急组织机构
实验中心成立风险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以实验中心主任、实验室主任为正副指挥,在岗实验室管理人员分别担任消防抢险、现场抢救、保卫警戒、后勤通讯等小组的负责人。
发生突发性意外事故时,以应急指挥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2、日常管理机构
本实验中心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日常管理机构,由实验中心副主任组织,加上实验室管理人员实行正常上班时间的值勤,在节假日由实验中心安排管理员值班。
平时非上班时间(下班以后),则由仍然在位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中心安全状况的监察,并由实验中心根据一段时期内的实验状况,选定1-2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协助工作。
3、应急救援机构的职责
(1)总指挥
批准本应急预案的启动,下达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分析紧急状态,判断事故的应急救援级别(本单位内应急、学院应急、学校应急及社会应急)和相应报警级别;负责指挥本单位应急响应水平下的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本单位内的应急反应行动;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坚持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原则,密切监视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正确预测和评估事故的发展方向;如果事故规模升级,负责向学院、学校及政府有关应急联动部门提出应急救援请求;负责监察现场内外应急救援人员的行为,监督人力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协调后勤保障,以保证现场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2)副指挥
协助总指挥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任务;根据事故的性质、规模及对事态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出应采取的具体应急措施建议,提出抢险救灾的具体实施方案;始终保持与总指挥及各职能小组的联络,接受总指挥调度;检查现场各职能小组是否到位,监察各项抢险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与总指挥沟通,掌握事态发展;协调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根据救援行动的成效和进展,适时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调配,保证各职能小组的正常运作,使现场救援行动始终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
(3)通讯联络和后勤保障组
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做好有关工作,确保各职能小组与总指挥、副指挥的通讯联络畅顺;在事故升级时,接受总指挥指令,负责发出相关应急警报。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讲明单位名称和详细地址,灾害发生部位、灾情大小等相关情况及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并派员到主要路口迎接救援人员,为其提供指引;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及时组织抢险救灾所需物资的供应、调运,为救援行动提供物资保证(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器材和指挥通讯器材等);检查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和消防水等的启用情况,做好水、电等动力平衡和供应工作,保障消防用水和抢险所需动力的正常供应。
(4)现场抢险组
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对出现事故的危险部位及关键部位设施进行抢(排)险。负责事故的初期扑救和控制,对物品泄漏部位进行堵漏或控制,对有毒化学物质进行洗消和处理;设法使有可能引发事故或导致事故扩大的设备设施停止运行,防止事故扩大;根据总指挥指令,协助副指挥做好人员和物资的疏散、转移工作。
(5)现场抢救组
当发生突发性意外事故时,组织清点在岗人员;加强对事故现场的侦察,随时掌握事故蔓延范围,查清是否有人受困,及时将伤员抢救出现场;负责指导现场人员的疏散和自救;负责伤者脱离现场后的救护工作;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和观察、诊治和人工呼吸等现场急救;负责保护、转送事故中受伤人员。
(6)保卫警戒组
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的保卫工作。根据总指挥指令,在事故现场周边设置警戒线,对事故现场隔离区域和疏散区域实施临时的警戒和交通管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做好警戒区的治安巡逻,保护事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骚乱活动,控制嫌疑人员;当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事故病原微生物扩散时,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协助副指挥通知有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同时在警戒区禁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包括禁止拉电闸、禁止使用各种非防爆型的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做好救灾物资的保护工作。
(四)工作原则
1、落实责任、分工明确。本实验中心的管理人员和在职人员在学校、学院的领导下,在实验中心统一管理下,根据本预案的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责任范围内做好突发性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意外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根据本预案的精神,立即行动起来,分工协作,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有组织的、协同一致的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力量,实施高效率的抢险与救援。
3、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在实验中心日常运作过程中,应急机构根据本预案所拟定的应急监测、应急预警的要义实施日常督察,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力争将意外事故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
二、应急保障
(一)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及供应
1、各类消防、消洗设备是用于事故初始状态控制的主要手段,应当做到随时可用,保证处于良好的待命工作状态。
2、消防设备、灭火器材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落实责任制,对故意破坏消防设施的一切行为,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处罚,后果严重的要追究其责任。
3、平时实验中心应常备通用的急救器材与药品,例如:应急照明灯、空气呼吸面罩、棉花、纱布、止血药物、生理盐水、解毒剂等。
4、防护用品:自给正压式呼吸面罩、消防及防毒防护服等。
5、应急通讯工具,断路标志牌、尼龙绳等。
(二)相关技术资料的常备
实验中心总平面图、各实验室功能图、消防设施配置图和周边社区应急保障力量(医院、消防队等)位置图;可燃气体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资料等,需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并在抢险救灾现场负责提供使用。
(三)制订重大环境风险事故的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制订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流程图,一旦发生突发性意外事故时,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应做什么,第三步再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做到临危不惧,正确指挥。重大事故发生时,各有关部门应立即处于紧急状态,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对危险目标潜在危险的评估,按处置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实验中心的突发性意外事故处理可按下图进行:
图: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流程图
(四) 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意外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慌乱,处理不当又容易引起二次灾害。因此,为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按职责分工和救援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组织演练。
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程序,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强化配合意识。
让每一个成员都能熟悉应急救援预案,以提高应付突发性灾害的能力,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沉着、冷静应付,遇事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亡,有效地把突发事故消灭在初始状态之中。
(五)应急宣传
组织实验中心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学习。利用宣传栏等工具广泛开展宣传,增强人们的危机防备意识,提高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社会支援
校内有医院,有校警、保安员等保卫警戒力量,市区内各区都有消防队。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社会力量完全可以满足紧急救援的需要。
三、应急状态
(一)应急状态的监测
在本实验中心日常运作过程中,实验室管理人员、学生和其他现场人员均有义务对实验室的状况进行监测。监测包括日常监察和定期的安全检查。
1、仪器分析实验过程中间,注意监控实验室内的状况,包括仪器主机、附件,特别是气体贮存容器及其主要连接件(管路、阀门等)是否正常;水、电的状态;实验室内有无异常的气味、响声;(非正常)火苗、火花;空气中有无不明烟雾、地面上有无不明液体、固体等。
2、定期安全检查由仪器主管人员、实验室安全卫生负责人协同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包括对装载易燃气体钢瓶或其他容器的健康状况的检测;管路的气密性、老化度检查;化学试剂存放和使用的安全性;实验室内水、电的状况等。
3、定期委托实验动物质量检测部门对实验动物微生物、实验动物繁育环境和动物实验环境进行检测,定期报告,形成制度。
(二) 应急报告与应急预警
1、在本实验中心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现场人员除按安全操作规程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外,必须立即向仪器主管或实验中心管理人员报告。
(1)仪器分析实验过程中间,发现仪器主机、附件,特别是气体贮存容器及其主要连接件(管路、阀门等)发生裂缝、变形、泄漏等异常情况时。
(2)实验室内出现异味、异响;(非正常)火苗、火花;空间中有不明烟雾、地面上有不明液体、固体时。
(3)发生危险化学品(有机溶剂、强氧化剂、强腐蚀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容器破损、泄漏现象时。
(4)实验室内人员因非自身健康状况而突然感觉不适时。
(5)发现疑似动物病例或异常情况时。
2、发现事故隐患后,当事人要沉着、冷静,报告时讲明事发地点、事故性质、灾害发生部位、灾情大小、目前现场状态等相关情况,为正确判断情况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资料。
(1)仪器主管或实验中心管理人员接到应急报告后,立即向实验中心主任或办公室主任报告,同时奔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实验中心主任或办公室主任接报后,应迅速分析情况,判断事故性质,确认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并对事故的级别作出判断,从而决定事故应急救援的等级(本单位内应急救援、学校规模应急救援及社会规模应急救援)。
(2)突发性意外事故一旦被认定,实验中心主任必须立即下令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实验中心主任、实验室主任分别就任正、副指挥,调动各职能小组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如果事故有恶化迹象、事故规模可能升级时,总指挥负责向学校及政府有关应急联动部门报告,提出应急救援请求。
(3)当已经确认发生燃烧、爆炸等特大事故时,现场人员不必等待总指挥命令,应立即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报警时讲楚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性质(外溢、火灾、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等)、危险程度、目前现场状态、有无人员伤亡,并留下报警人姓名及有关联系电话等资料。
(4)事故发生后,总指挥经过核实情况,立即下令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发出突发性意外事故警报,通知各抢险救灾职能组进入紧急救援状态。
(5)各职能小组接到预警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四、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5、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6、视火情拨打“119”或校内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二)爆炸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4、当已经确认发生爆炸等特大事故时,现场人员不必等待总指挥命令,应立即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报警时讲楚事故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性质(外溢、火灾、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等)、危险程度、目前现场状态、有无人员伤亡,并留下报警人姓名及有关联系电话等资料。
(三)触电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⑴切断电源开关; ⑵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⑶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校医务室接替救治。
(四)可燃气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实验室内发生可燃气体泄漏事故时,保卫警戒组应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同时在楼两边楼梯口建立警戒区,设置断路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控制火源,在警戒区内严禁火种,严禁开关电闸,现场禁止使用非防爆型的对讲机及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另外,要及时组织力量救出受困人员,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除必要的安全操作人员、抢险救灾人员外,保卫警戒组应组织紧急疏散,组织其他无关人员立即撤离至警戒区外;
4、抢险小组通过必要的、安全的手段进行现场检测,以准确判定现场空气质量安全状况,确保发生异常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的撤离行动得以及时实施;
5、进入事故现场抢险救灾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和穿防护服、工作靴等防护用品。泄漏量小时,可视情况组织现场抢修,堵住泄漏点,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同时等待外部救援。
当泄漏量很大,经判断无法堵漏时,总指挥下令全体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同时封锁控制现场,等待上级救援。
(五)化学品泄露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实验中心内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时,保卫警戒组应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同时设置警戒区,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严格控制人员进入。
2、控制火源,在事故发生区域内严禁火种,严禁开关电闸。
3、抢险小组通过必要的、安全的手段进行现场检测,以准确判定现场空气质量安全状况,保证在异常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的安全撤离。
4、进入事故现场抢险救灾人员需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视化学品的性质、泄漏量大小及现场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
发生小量液体化学品泄漏时,对有机溶剂可迅速用活性炭、高岭土粉、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对酸、碱等腐蚀性试剂,采用中和法(强酸可用碳酸钠、石灰、大理石粉等中和吸收,强碱可用醋酸、草酸中和);对固体化学品的破碎泄漏,清扫后用塑料袋妥善包装密封,交相关单位处置,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泄漏点进行洗消。
5、若发生火灾,应根据化学品的特性,使用对应的灭火器材,迅速扑灭明火,同时继续加强周围场所的冷却,直至温度降至常温。
(六)放射源辐射类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操作前先在工作区铺垫吸水滤纸,防止溅出、泼翻造成污染扩散。
2、严格遵章操作,避免过失违章和处理不当造成污染事故。
3、发生污染事故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正确方法处理,防止不当处理造成损害加剧和污染范围及后果的扩大。
4、污染发生后应沉着镇定,做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范围扩大。
(1)低水平小范围污染,先用滤纸、棉球等吸干擦拭,再用湿布擦洗至允许水平。
(2)若大量放射性液体泼翻外溢可先用锯末等吸水材料控制污染范围,吸干后清理固体废物,再用湿布擦洗至允许水平。
(3)皮肤和手去污染可先用滤纸吸干污染物,再用湿布擦洗至允许水平或用软毛刷反复刷洗,但应注意切勿擦伤皮肤。
5、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应严格按放射性废物处理条例有关的规定,做好标志分类收集存放。
(七)人身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化学物溅入眼内、眼睛受污染时,应坚持自行就地处理的原则,立即拉升眼睑,使溅入物流出,同时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应将眼睑提起,注意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全部冲洗掉,同时要边冲洗边转动眼球,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2、皮肤溅着致灼伤:应就地将溅落物立即尽量吸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的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严重时立即送医院就医。
3、急性中毒时,应迅速将中毒者脱离事故现场,转移至空气清鲜处,注意保暖,解开领口,保持呼吸畅通,根据中毒者呼吸情况,及时输氧(鼻管给氧、密闭口罩给氧或白助强制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口呼吸,并立即送医院就医。
4、不慎食入时,应给足量饮用水进行催吐或用植物油洗胃,严重者送医院就医。
5、因食入、吸入、接触造成中毒时。
(1)立即将患者抬离中毒现场,清除毒物,阻止毒物的继续吸收,如皮肤污染时,立即用微温的肥皂水或2%碱水彻底清洗(不能用热水)。如误服中毒,应尽快催吐和洗胃。
(2)对症治疗:呼吸困难者,要给予输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发生脑水肿时,应迅速让患者脱水利尿,同时服用保护脑细胞的药物以及苏醒药物,并给予输液;大量出汗、脱水严重者,要补充盐水。
6、烧伤(压伤)事故:烧伤(压伤)伤势应视情况的严重性做好相应的救护措施,对轻伤者可先用止血膏止血,再用纱布包扎,送医院治疗;对严重者应立即止血,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立即送医院就医。
(八)仪器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使用人应立即停止使用,断电、断水、保护现场,在记录上真实记录当时的使用情况和现象,立即报告本单位和检修负责人。
(九)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实验动物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应急小组副指挥或总指挥。应急小组总指挥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2、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事故的调查和评估,按实际情况及自己工作职责进行应急处置。
对潜在重大生物危害性气溶胶的释出(在生物安全柜以外),为迅速减少污染浓度,在保证规定的压力值条件下,增加换气次数。现场人员要对污染空间进行消毒。在消毒后,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有序撤离相关污染区域;进行体表消毒和淋浴,封闭实验室。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有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为了让气溶胶被排走和较大的粒子沉降,至少1小时内不能有人进入房间。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空调排风系统,需要推迟24小时后进入。同时应当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封闭24小时后,按规定进行善后处理。
3、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应对饲养室和实验室内外环境要采取严格的消毒、杀虫、灭鼠措施。同时要封锁、隔离整个区域;解除隔离时应当经消毒、杀虫、灭鼠处理。发生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时,要立即向校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报告,并视具体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人畜共患病时,除立即报校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外,还必须立即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对有关人员要进行严格检疫、监护和预防治疗。
4、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事件当事人和部门负责人写出事故经过和危险评价报告呈总指挥,并记录归档;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有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应急小组立即与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5、总指挥在此过程中对校实验室管理委员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做进程报告,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同时对首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五、善后处理工作
(一)善后工作
1、在事故应急救援终止后,保卫警戒组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特别注意保护相关数据资料,并做好事故过程、损失及其他相关情况的整理记录工作。
2、事故现场调查完毕,即可对现场进行善后处理。清理地面杂物,固体消解剂、吸收了泄漏物的沙土等应彻底清扫,用无渗漏容器装载,通知专门处置单位接收处理;对现场地面进行刷洗、清洗,恢复正常状态。
3、对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场所、废弃物、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对生物样品迅速销毁;组织专家查清原由;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动物和环境进行监控,直至解除封锁。对于人畜共患的生物样品,应对事故涉及的当事人群进行强制隔离观察。
4、做好事故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有关情况资料的搜集整理,等候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5、总指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6、对损坏设备、设施进行维修,尽快恢复正常科研工作。
(二)事故处理
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必须坚持原则、分清责任,按事故等级上报各有关部门,及时查找原因。事故处理结束后,各有关部门、人员应按照整改意见和要求,积极修复破坏,尽快恢复正常的秩序。